close

時間:2011.11.04

地點:喜滿客夢時代影城


觀眾:為什麼鏡頭那麼晃動,有要表達什麼嗎?和故事情節有何關聯?

亞歷山大明澤達:這部電影主要訴說主角面對車諾比核災後逃亡的過程,所以鏡頭會一直跟著男主角,我想要呈現一種真實記錄的感覺,這也就是為什麼鏡頭會一直跟拍主角,會用晃動方式來表現的主因。

 

觀眾:鏡頭的晃動是故意的嗎?片中許多狂歡場景,是為了要對比災難後的混亂嗎?

亞歷山大明澤達:是得,我想要表達婚禮與核災之間的對比,婚禮是生命的開始,但是災難卻是生命的終結,我做過很多的田調,車諾比核災隔天是星期六,在附近的小鎮就有14個婚禮舉辦,那種場面是非常諷刺卻真實的。

 

觀眾:男主角知道災難的真像,所以他可以選擇逃亡,但為什麼在很多次機會他可以離開,最後又選擇留下?第二個問題是,為什麼要讓女主角逃難前還找護照,那時候俄羅斯應該還是統一的狀態?

亞歷山大明澤達:護照對很多人來說很重要的,當然他們要逃難不一定需要護照在身上,但我想呈現在一種荒亂底下,其實很多人會被一些小事物所耽擱。就像福島發生之後,很多人逃走了,但也很多人留下,許多災難發生時,人們選擇不離開,是因為有太多小事物讓他們無法離開,正如我們的生活一樣,明知道有些時候該選擇放下或離開,但最後就是沒辦法,明知道他是危險的,還是選擇去迎接它。就像莫斯科之前的恐怖攻擊爆炸事件,當時大家都很恐慌,但一段時間過去了,我們卻都遺忘了,這就是平凡人經常做出的事情,你很難用理性去分析它!

 


觀眾:在電影中不停聽到「黨」,居民在共產黨的統治下真的不好過嗎?導演為什麼要特別強調「黨」?

亞歷山大明澤達:事實上,這部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政治,我也不那麼想要深究它,但我只是呈現當時的真實情況,共產黨沒有把車諾比意外的消息公布,是非常糟糕的,很多學者研究,1986年的這場意外會變得不可收拾,其實是政黨操縱的結果,而三年後,共產黨也垮台了,很多人認為車諾比事件也是導因之一,這是共產黨最後也是做過最錯誤的事情。

 

觀眾:我很喜歡你的運鏡與拍攝手法,我想請問的是,演員的表演是即興的嗎?配合這樣的拍攝方式,是否得要在事前做很多功課?

亞歷山大明澤達:我們會選擇這樣的拍攝,其實是和《四月三周又兩天》的羅馬尼亞攝影師討論過很久的,本來也想用傳統的攝影形式,但是覺得無法表現出主角內在的掙扎,後來還是決定用攝影機直接跟拍的手法,拍完也覺得這樣的效果非常的好,當然採取這樣的拍攝方式,我們事前的功課就要花比較多時間。

 


觀眾:對於日本核災,你有什麼看法?另外你的音樂很好聽,是怎麼挑選的?最後想問,你對於末日的看法?

亞歷山大明澤達:我這部影片想討論人們生活與生命的內涵,討論生與死的故事,這當然不會有答案,沒有人可以控制災難的發生。就像核能問題,法國認為人力可以控制核能安全,但德國就不那麼認為,我們一般人其實很難掌控核能的發展,這必須全世界達成共識,共同去面對的。至於音樂的部分,我們找了一個很棒的音樂家,他使用了很多俄羅斯的傳統音樂,創造出全新的原創音樂,我自己也很喜歡。對於末日來說,或許因為我自己在俄羅斯長大,所以我認為末日已經過去了,它可能不是現在或未來會發生的問題。

 

觀眾:生死問題的材題很多,為什麼要拿車諾比核災當做背景?

亞歷山大明澤達:這個問題非常好,正如你所說的,生死相關的議題非常多,而我使用車諾比核災,是因為它真時發生在蘇聯的土地上,而使用婚禮的橋段,也是因為它真實發生,加上俄羅斯人非常重視婚禮派對,當時很多人逃不走,也因為核災導致癌症、疾病或死亡,所以用車諾比事件對我,或我們整個國家來說,那是非常重要的。


 

 

 

※11/06(日) 12:10 還有最後一場放映+導演映後座談

車諾比婚禮派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ff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