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本文轉自/公視新聞/記者呂宗芬/陳顯坤/高雄報導
日本福島核災,讓日本人民開始關心核能安全的問題,這也讓長期關注核電問題的導演「鐮仲瞳」,和她所拍攝的紀錄片作品,大受矚目。今年高雄電影節邀請鐮仲瞳導演來台參展,在特別安排的座談會中,和民眾熱烈對談,分享她對核能問題的研究和拍片心得。
祝島是日本瀨戶內海裡的一個小島,這裡是日本核能計畫中,最後一座核電廠的預定地,這項計畫也讓這個人口只有五百多人的小漁村,從1982年起,展開28年的長期抗戰。
官方和電力公司舉辦的說明會,不讓當地居民參與,不過村民不放棄,每個禮拜固定舉行抗議遊行。他們拒絕政府巨額的漁業賠償金,2009年還不惜開著漁船,阻擋填海造陸工程。這個建廠計畫,終於在今年福島核災之後,宣布終止。日本導演鐮仲瞳將這段辛苦的抗爭過程,拍成紀錄片「蜜蜂的拍翅聲與地球的迴轉」,片中漁村居民的堅持
以及借鏡瑞典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的經驗,讓有些曾經參與過台灣反核四運動的觀眾很有感觸。
這部紀錄片入選今年高雄電影節,導演鐮仲瞳也來到高雄舉辦座談會鐮仲瞳指出,核能是可以被再生能源取代的,不過一般媒體對於這些訊息幾乎不報導,這也讓反核的聲音顯得孤立。
在核安資訊不透明的情形下,獨立工作者的追蹤紀錄就顯得相當重要。這次高雄電影節除了鐮仲瞳的作品以外,也入選關於台灣反核四、以及以蘇俄車諾比和德國反核為主題的影片,希望觀眾從不同的角度,來看核電廠對人民生活的影響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