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文:陳詩莉


57歲的赫穆老爺爺要過他的60歲生日了,只因為他那連禮物都忘了準備的太太算錯了。固然有些許失望,但對赫穆老爺爺來說,鮮豔色彩的毛衣也不是他的最愛。就像是一般老人碎碎念的電影開場白,從平凡的客廳切入,到老爺爺的內心世界,將觀眾帶入了不一樣的生日狂想曲中。


赫穆老爺爺看似一個平凡的老人,但是他的內心世界卻一點也不平凡。以層層切入的角度,去剖析老人的心境世界,再利用簡單的旁白方式,讓觀眾瞭解故事情節。事實上,電影裡的對白,都只是在描述很片面的劇情。而隱藏在電影裡的老人心境,除了透過對白內容之外,也由演員之間的互動、場景的移換等去揣摩呈現。這樣的方式,不僅給電影注入了新的元素,也讓整部電影的意義更加充實,在內涵上的發揮更加寫實。


老爺爺的生日,原本只是簡單地在家中度過,但是,從一連串的“意外”當中,讓他進入到自己的內心世界。先是妻子的健忘讓他感到失望,而因為他的妻子讓他聯想到他的鄰居,一個和他妻子有“親密關係”的男子。再來,因為生日蛋糕而讓他想到了他疼愛的兒子以及他以前的摯友。這樣一步一步帶觀眾回朔從前,是導演心思細膩的表現手法。不以傳統的電影回憶形式,而讓回憶自然而然地從日常生活中“流”出,更加凸顯了回憶與內心世界的關聯性。


而在這部電影當中,老爺爺其實對過去抱著一份不敢去面對,但卻依然懷念的態度。從他對他兒子的意外身亡中可以看出,他非常疼愛他的兒子,基於這份疼愛,他一直認為是他的摯友為了報復他而將他的兒子推下樓。雖然這只是他一廂情願的猜測,但是,這無形中也讓他為他兒子的身亡有一個慰藉的理由。就連他以前常去的公車站,也因為會讓他勾起兒子身亡的回憶而漸漸不去了。他想念他的兒子,但是他不敢去面對兒子死亡的真相,也不敢到案發現場去。就連他以前常玩的樂器,他也寧願丟棄,因為那也是過去回憶的一部分。


終於,他因為老朋友的勸誡,讓他再次拿起他喜歡的樂器,在大草原上與樂隊奏出美妙的音樂。這段結局設置得很巧妙,當老爺爺願意拿起以前的“回憶”時,場景也跟著不再局限在小小的城市裡,而是搬到遼闊的大草原。這也隱喻了老爺爺願意放下從前不快樂的回憶,讓心境“開闊”起來,讓他的生活不再是單調乏味的一成不變,而是邁向更廣闊、更多姿多彩(音樂)的人生道路。


這部電影的特色之一在於,換場景的部分讓人禁不住讚歎一聲。有點像是舞臺劇的方式,將背景布幕道具整個抽離,連搬運的工作人員也隱藏在角色之中。偽裝得很好,但在更換場景時卻又不會扭扭捏捏、偷偷摸摸的,自然地流露出一種無可取代的自信。場景的排列順序也非常地講究,從一開始的客廳生日會,到老爺爺之前常去的公車站,到最後一幕的草原,都經過深思熟慮地考量。唯有這樣的場景安排,才能凸顯老爺爺內心世界的不平凡。由簡入深似的,將觀眾由故事大綱走入內心世界裡。


而演員的出場方式,也構成了這部電影的特色之一。從道具中突然冒出來,再由道具的撤離方式出場,運用了無法預期的效果,讓人們對演員何時出場完全毫無頭緒,也多了一份期待與驚喜。


最後一幕的場景收尾更是為這部影片錦上添花。當老爺爺與樂隊慢慢走向草原的另一端時,一個油漆工人到來,將草原的場景漆上白色油漆。這樣的做法,似乎在向觀眾宣告著,老爺爺的人生開啟了新的一頁,又或是這只是個幌子。總而言之,結局如何,由觀眾自己去思索,讓觀眾對這部電影有更深的共鳴,才能達到電影與觀眾之間的互動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ff2011 的頭像
    kff2011

    2011高雄電影節 Kaohsiung Film Festival

    kff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